“说张若虚借张斯的名声,以期增加销量,此事相当好笑。
两人并不在同一领域,张斯虽是讲史,而偏于电视,可视为媒体人;若虚先生连载小说,则是传统读书人。
均是声名卓著,为人喜爱。
而张斯以个人形象展现魅力,偏于明面,若虚先生纯以文字吸引读者,偏于隐面。
若论名声之大,张斯借了大众媒介的手段,使得妇孺皆知,确实稍胜一筹。
可这说明不了什么,比若虚先生名气的歌星,影星,比比皆是,不足为怪。
而说书籍销售,怕是没几个能与他相较。
花钱买书,与免费看电视不同,若只是泛泛的兴趣,大抵不会如何支持。
《射雕》一出,若虚先生的根基稳若磐石,从今而后,只会越走越远,比实体书销售,张斯拍马难及……”
这是读者的反应,明显是张若虚的粉丝,处处加以维护。
“二张”
的争论,则非常无聊,张斯每每为此苦笑。
左右互搏,难道要练七十二路空明拳?
还有些议论其它的,暂且抄录两则:
“张若虚先生自出道,除约战一事,略显莽撞,余者均较沉稳。
而与郦清女士的争论,迫于无奈,乃不得已为之,情有可原,不值得过于苛责,毕竟出于善意,结局亦算不错。
《明朝》变换风格,虽显突兀,读者却不必惊诧。
张先生既如此做,定有其原因,若心中无甚把握,他不会出手……”
“百年之后,张若虚或许常被人提起,在文学史中占上一席之地。
而那时,大家怕是早忘了有张斯这么个人了……”
“……”
《明朝》引发的议论中,还涉及到了一个问题,张若虚的真实年龄。
因为这本书实在有些“意气风发”
,这种锋芒毕露的感觉,与以往的含蓄隽永全然不同。
而写出这种文章的人,年龄往往都不会太大,若是大了,便很难保持住这种血性。
所以,大家下意识将他的年龄向前推了推。
有些突发奇想的人,竟将张斯与张若虚猜测成同一个人。
这实在有些石破天惊的感觉,连张斯本人见了,也有些目瞪口呆。
可惜的是,读者不相信,不过是读来笑笑。
当然,作者也没怎么在意,他们纯粹出于好玩的目的,胡闹地写些文章,自娱自乐罢了。
其实最该猜测到张若虚身份的,该是他的同班同学。
他曾在班级里讲过《明朝》的开头,而报纸上登载的,与先前的讲述并没什么差别。
可能因为时过境迁,又没著于文字,大家都忘却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相邻推荐:异界教官 废柴逆袭:替身四小姐 道元归一 超级熊孩子系统 文娱神话 史上最牛电脑 大莽仙 穿越万界之神级熊孩子系统 武界之光 地窟生存游戏 绝世狂神 绝世天命大反派 欧总和娇娇,每天在线直播撒糖 天道神医 孤城异世录 我是赵一脚 沧凰之翼 超级手机系统 宝可梦大师系统 咱们结婚吧之为你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