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引语】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原文】 1.1 子曰①:“学②而时习③之,不亦说④乎?有朋⑤自远方来,不亦乐⑥乎?人不知⑦,而不愠⑧,不亦君子⑨乎?” 【注释】 ①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②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③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④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⑤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⑥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⑦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⑧愠:音yùn,恼怒,怨恨。 ⑨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评析】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本章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历来的解释都是:学了以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高兴吗等等。三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前后句子也没有什么连贯性...
开始阅读相邻推荐:资治通鉴 西游记 三国演义 残唐五代史演义传 孝经 诗经 当满级大佬掉马之后 抱朴子外篇 神仙传 奇门遁甲秘笈大全 正法华经 后汉演义 公主她在现代星光璀璨 奇门遁甲统宗 聊斋志异 红楼梦 道德经 梅花易数 南华真经 水浒传 论语八佾 论语五则 论语原文 论语读音 论语是谁写的? 论语是一部什么体著作 论语全文及译文完整版 论语作者 论语的作者是谁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二章高中语文 论语十二章高中 论语简介 论语拼音 论语共多少篇 论语十二章的原文 论语一共有多少篇 论语学而篇原文及翻译 论语经典名句 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论语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