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奇小说网

艾奇小说网>混在抗战 > 第39章 历史随时在变(第1页)

第39章 历史随时在变(第1页)

“你这招到底行不行,可别到时候赔了夫人又折兵……这可是二十万现大洋啊。”

汉语拼音推广大会没能再开下去。

其实这个大会本来就不需要多少人,主要是几个大专院校的领导人凑到一起,发个倡导,然后再弄个计划交给政府,再请一些文化界的名人大师一起附和着倡议就行了,重点反倒是相关书籍的印刷和推广。

只是这是一件盛事,自然而然地就吸引了许多文化界的名人,大家都不想错过,自然也就来了不少。

而除此之外,叶元龙也想借着这个国府西迁,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移重庆的机会,成立一个文化区。

当然,这个文化区的概念也并不是叶元龙首先想到的,首倡者是他的前任,重庆大学第二任校长胡庶华。

早在1936年,胡庶华就公开发表了《理想中的重庆文化区》一文,倡议在重庆市沙坪坝区建立文化区。

文中说:“重庆市之应建立新文化区,其意义不仅在四川文化本身的发展,而尤关系于中华民族复兴的前途。”

叶元龙接任后,正值日军大举侵华,**连连败退之际。

面对日军的凶猛攻势,国府西迁,重庆襟江背岭,成为战时首都。

而随着**的败退,中国、科学、艺术、教育、理论学术、经济等诸多领域的大师级人物,如郭沫若、冰心、巴金、老舍、臧克家、张伯苓、李四光、马寅初、阳翰笙、徐悲鸿、傅抱石、丰子恺等名扬中外的泰斗人物云集沙坪坝区……这个情景让叶元龙对成立文化区更加热心。

在他看来,这个计划中的文化区,严格说来将不单是中国西部的文化中心,还将实际成为整个战时中国的文化中心。

他希望到时在这个文化区内,各高校和文化科研机构文教科研资源可以整合利用,在团结统一、举国一致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中,将教育救国、科学救国、工业实业救国、乡村建设救国的热潮在文化区进行汇总,使这里的文化品位得以升华,促进中华民族现代精英文化和民族革命战争中大众文化的结合,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与西方先进文化的结合,进一步发展和继续“五四”

新文化运动所开创的爱国民主、科学、进步的优秀传统。

所以,叶元龙在这个推广大会上下了大力气,召来了不知道多少人。

刚刚结束的那场会议,其实只是个开头儿罢了。

不过这都跟秦卫无关。

在会场上跟段锡朋、傅斯年等人商量好,又委托他们去国外找关系之后,他就急呼呼地找了一个僻静地方,掏出了最近使用频繁的手机……他总觉得没底儿。

“二十万现大洋?不是只有三万法币的吗?……啧啧,看来搞教育就是来钱啊。”

另一头儿的顾长钧惊讶于秦卫手里现金额的急速增长,忍不住感叹道。

“屁。

你当这是你们那边儿呢?随便发点儿补习资料就是一大笔.”

秦卫朝四周望了望,把手机放好,又掏出耳机戴上,“这是人家那些学者教授赔上老脸帮我要的。

直接找戴笠要啊。

你想想这是多大的礼!”

“什么礼不礼的?你给他们的才算是大礼呢,别说这些学者教授,就是让蒋介石亲自跑过来给你鞠躬都是应当的。”

顾长钧道。

“我倒是想让老蒋给我鞠躬来着,可惜我现在连人家啥模样都不知道呢。”

“装模作样!”

顾长钧的语气里充满了鄙夷:“你连老蒋是什么模样都不知道?那你干嘛不干脆说自己忘了伟大领袖姓甚名谁?

“我真没骗你。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相邻推荐:极品大太监  勇闯天涯  极限兑换空间  龙起南洋  争霸天下  闺煞  大豪杰  刀笔吏  魂武双修  我家后院是唐朝  星河斗士  大明帝师  重返大隋  三国第一将  当铺小二要成仙  二道贩子的崛起  乾坤图  冒牌大英雄  东汉末年立志传  三国大发明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一剑独尊
青鸾峰上一剑独尊
生死看淡,不服就干。诸天神佛仙,不过一剑间!...
仙宫
打眼仙宫
天书封神榜地书山海经人书生死簿!  九天之上,是为仙宫!...
临渊行
宅猪临渊行
苏云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生活了十几年的天门镇,只有自己是人。  他更没有想到天门镇外,方圆百里,是鼎鼎有名的无人区。  少年睁开眼睛时,想象中的世界崩塌了...

最新标签